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life”的博文

离开安省,以及对加拿大各省的认知

自从去年 10 月举家搬到阿省来之后,感觉一直在忙,各个平台上的信息几乎都停止更新了。时间真快,转眼一年又过去了。 记得几个月前国际形势比较紧张的时候,很多人非常焦虑地找到我,问关于移民的事情。现在相对来说缓和得多了,焦虑的人也少了。也正常,移民一直以来都是极少数人会去尝试的。我也在考虑逐渐摆脱自己身上关于移民的那些标签,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多分享一些关于自己在加拿大的日常生活。这次我就这件事分享一些关于城市选择方面的个人观点。 城市选择绝对是非常个人的事情,以至于没有人问,或者主动去讲的话是很少人会谈到的。而且这个事情和个人经历相关,像我并没有去过多少加拿大的城市,所以我个人的判断也不一定正确和全面,仅供娱乐吧。另外,我不打算客观地对比优缺点,因为优点谁都知道,中介们最喜欢去讲了。所以我会着重分享我认为的缺点,以及澄清一些误区——这才是更值得关注和权衡的。 简单介绍一下地理。加拿大的面积比美国还大,但省份是非常少的。一共有 10 个省和 3 个地区。其中 3 个地区(努纳武特,西北和育空地区)我就不想提了,99% 的华人都不会去那些地方。剩下的 10 个省份大概可以分成这几个区域:西部的BC省,中部草原三省,安省和魁省,以及东部的海洋四省。 BC 省的省会在维多利亚,但最著名的城市就是温哥华。我相信绝大部分华人都在其中或者周边地区,像本拿比华人比例可能已经高达六七成。我一度认为温哥华是老一辈移民心目中最热门的城市,没想到很多找我咨询 SUV 移民的人也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首选城市——说起加拿大就是温哥华。不得不承认,温哥华确实在很多方面都算得上是加拿大最好的,比如气候环境。但温哥华的缺点也很明显,例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的冬天有多压抑——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另外生活成本比较高,我这里有个例子,一个朋友在本拿比住的一室一厅的小公寓每个月租金是 2000 多加币。另外油价和汽车保费也是比较高的,基本上比隔壁省高出 50%,也难怪经常听到那些南下去美国加油的加拿大车主们的故事。 草原三省我比较熟悉阿省和曼省。其中阿省的两大城市Edmonton和Calgary特别像国内的成都和重庆(以前),或者广州和深圳的感觉(现在),属于低调又安逸的地方。因为阿省盛产石油,所以整个省的经济比较强大,常年需要给其他赤字的省『输血』。生活在阿省有诸多好处,最主要的就是没有省税,而且油价全国最低,

我为什么反对技术团队大融合

在做技术工作的这些年,我经历过至少两次大的团队调整,就是把小团队打散,形成大的集团军,里面会按技能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一旦来了项目,不同技术背景的人就马上从这些技能小组里被抽调出来一起去完成这个项目。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无一成功,而且造成人员流失严重,公司面临巨大动荡。传统行业未必如此,但在互联网行业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论在阿里、腾讯,还是Amazon、Google,内部都不会有这样的组织体系,当然,他们的体量比较大,组织成一整个技术团队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但我不认为这是主要原因。从我的经历和观察来看,“大一统”的组织体系只是领导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因为把人组织起来、管理起来,看上去井井有条、秩序井然,在面临需求的时候进行资源调配有一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只要一切按照预想的去发展,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另外,这也是一种技术人思维的具体体现,领导创建资源池,哪里需要资源的时候就直接从资源池里抽取需要的资源,特别符合技术架构的理论。但是,这种组织体系有一个致命缺陷而且是无法解决的:人。工程师也是人,他们不能被当作资源进行管理,所以我强烈反对“人才资源”这个词语,人是有感情、有偏好、有温度的,把他们大规模当冰冷的资源进行管理,最后除了领导自己感觉良好之外,不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做公司的人都知道团队不好建,一个好的团队效率可以特别高,还可以做到几十年员工零流失,那么这个团队就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很多大佬说过类似的话,只要有团队,可以在任何地方重新复制一个新的成功的公司,就是这个道理。那一个团队是怎样变得如此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呢?还是我刚才的观点,工程师是人,他们有自己的感情,一个团队长期在一起工作,已经磨合过了,也会相互成长,成员之间也会有默契,一起去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会有更高的效率。这就是在搭建团队中最难也是最宝贵的过程,而大一统的组织体系远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因为临时根据项目需求凑起来的班子,成员之间可能连最基本的信任都还没有,更不要提一起去完成一个任务了,这也许就是之前数次组织调整均告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至于有些领导认为大技术团队效率高,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疯狂塞人就好了,实在不行就全替换成骨干,这真是愚蠢至极的想法,因为这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根本不是在建团队。 技术团队大融合的调整中,很多工程师本人,包括领导,都往往没有清醒的认识,领导为了自我感觉良好去做这个事

拿到枫叶卡了,这一年真快

现在说起移民,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南方人家族里面多多少少都有海外关系,很多年前其实已经知道,自己早晚也会走上这条路。 在 上一篇文章 里面也提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就是工作的前五年时间里处于攒经验的阶段,收获了不少技术经验,但也过得苦逼,于是开始打起移民的主意,当时觉得,移民应该是适合自己的,至少专业背景上,在所有国家的适应性都会非常好。 由于刚开始不是很自信,考虑到移民之后一个全新的环境也许一时无法适应,而且当时年龄不大,不如先留学就当缓冲一下,有当地的学历也许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有好处。于是开始物色合适的国家。在目标国家的选择上基本上只考虑过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因为它们都是比较主流的移民国家,所以相对路子会清晰一些。经过比较最后选择了新西兰,也许是信了网上那些中介的话,把新西兰说得像人间天堂、最后一块净土。新西兰最好的综合类大学是奥克兰大学,IT类比较好的还有怀卡托大学。于是委托了一家留学中介帮忙写文案以及提交申请,很幸运地,这两个大学的offer我都拿到了。只要我在三个月内能考出雅思A类6.5分就可以顺利入学,但还是很遗憾没有取得这个成绩,当时的英语基础实在是太渣了。错过新西兰,也许是命中注定的一次成功,就我现在的了解,如果当时留在新西兰,后面还会继续折腾移民到其他国家。 接下来就换了家公司,开始咨询顾问典型的“空中飞人”式的工作方式,经常需要飞全国各地去谈客户,移民大计就暂停了下来,但收集资料的工作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这期间了解了很多国家的各种移民政策,各个中介的套路等。这个过程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一方面,在我选择了移民途径方式的时候有了自己的判断力,让移民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另一方面是选对了一个移民律师,其专业程度让移民的过程少了很多问题和顾虑。 当我2018年真正开始准备的时候,美国最快的移民排期已经在五年之后了,澳大利亚关闭了主流的几个移民项目,并且大幅提高了移民门槛,特别是IT类已经上涨到惊人的85分以上才有可能被邀请,最后只有加拿大还在大量吸纳移民,所以几乎毫无纠结地选择了加拿大,这里也不得不感叹一下,移民确实要趁早。在与移民机构联系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大多会不自觉地会将客户当作小白,站在信息差的高度上俯视客户。有些机构会直接推荐雇主担保移民,我知道这是他们最赚钱的一种方式;有些机构甚至没有自己的持牌顾问,会把客户打包卖给其他机构,自己

程序员工作五年后一般怎样了?

这是一个来自知乎的问题,我把自己回答转载了过来: 程序员工作五年后一般怎样了? 刚毕业的时候做了一年前端开发,接着做了三年Linux下的C++嵌入式项目,然后觉得每天写代码实在太闷了,闷到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坐车就是写代码,暗无天日。后来一咬牙转行售前技术顾问了,终于感觉人生开始不再那么无趣了。 销售顾问的的职责就是了解自己公司的产品,了解客户的应用场景,再提出一个方案把自己的产品和客户的需求结合起来,卖服务卖产品。但这个工作做得并不长,因为公司业务调整就干脆裸辞了,那是让我转变最大的一段工作经历。然后就陷入了人生的迷茫,因为不知道下一步继续做什么,如果回头去写代码又将重新回到暗无天日当中,继续做顾问也不觉得有多么光明的前景。除此之外我觉得让我迷茫的还不只是职业,更多的是这个职业对我身体和性格的影响。当我沉迷在工作中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流逝,脑子里面都是代码、架构、产品的事,忽略了外部世界,忽略了与人沟通……只关心自己,所以我意识到即便自己在行业事业上有多大的成就都无法填补对正常生活方式的需求。 辞职待业的那段时间开始想到了移民,我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相互尊重且工作生活相对平衡的,不必为工作投入所有的精力时间,也不必为工作放弃兴趣爱好。然后我准备了雅思,联系了很多移民中介,比较了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终于来到了加拿大,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 在这里的一段时间陪娃玩,收获了很多乐趣;也学习了很多以前想学又没精力学的东西,多点了几棵技能树;和家人在一起更多地沟通。

急诊亲身体验

图片
上个月中弄伤了拇指,当时伤势过重,我认为自己应该搞不定,于是立即就医。目前恢复得很不错,所以就顺便抽时间回顾了一下整个过程。 那天下午在家操作一台pasta maker,像往常一样,因为嫌按照机器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很繁琐,于是自己hack了一套骚操作,效率是上去了,但安全性就不能兼顾了。之前几次比较小心都没有遇到过问题,这次就放松了警惕,同时还在看着YouTube视频,然后就悲剧了。在我伸手的时候机器卡住了拇指,尽管我反应很快地拔出手来,但指头还是被狠狠地卡了一下。“血花四溅”是当然了,后来在捂住伤口的时候发现,伤的可能还不止皮肉,这才决定就医。后来发现机器里面那根小指粗的钢条都弯了。 由于从小身体好,几乎没有去过医院,中国医院那套就诊流程还是在两三年前老婆生产时刚刚学会的。现在在加拿大,就完全不懂了。只知道有些门诊接受walk-in,不用预约就可以。于是搜了几家附近的clinic,拿着健康卡就直接开车过去了。一家因为疫情没有开门,一家说只接收预约,都不能马上帮我处理。于是才想起来刚落地时本地的一个商业伙伴推荐的一家医院,说有事可以直接去急诊。至此离事发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 医院在市区,又刚好赶上下班高峰期,不远的距离走走停停半个小时才到。进门有一个接待护士,会看情况粗略估计严重程度进行安排。我如实交待说手指可能有骨折,而且一直在出血,于是被请到等待区第一排红色椅子先等候。观察了一会发现,等候区分成两个部分,左边我所在的区域是等待check in的,右边同样大小的区域是等待见医生的。很快就到我了,接待室里有两位护士,一个负责察看伤情,另一个负责信息录入,包括事发过程以及个人信息,包括查看了健康卡、紧急联系人等。在这里会根据受伤的情况分配具体的医生。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等候区有一台显示屏,会显示预计等待时间,当时看到是4个小时,这个时间估得靠谱。 医院等候区 进入医生的房间之后还是等,很久之后医生过来,聊了几句,又安排X-Ray,来来回回又是一个多小时。这时我才知道确切的情况:拇指受伤,指甲下有骨折。最后缝合伤口其实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搞定了。过程中医生非常体贴又专业,不但会处处强调可能会疼、疼了要说,还会把专业的词汇比喻得“接地气”,比如麻醉会说成让手指睡着、冰冻。这么做的确有用,我至今还没记住麻醉这个单词是怎么拼写的。 术后恢复就比较简单,一个星期后被安排到另一

加拿大的移动通信费用有多高

图片
加拿大的通信费用可以说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很多人,包括来加拿大之前的自己都只知道它高,但对于它有多高是没有概念的。现在终于有体会了。 话不多说,先贴张图,可以看出来加拿大即便不是世界第一,也妥妥处于第一梯队: https://images.dailyhive.com/20200728103617/Screen-Shot-2020-07-28-at-10.34.24-AM.png 和中国差不多,加拿大本地主要的三大运营商号称“Big 3”:Bell,Rogers,Telus,都是有自己的信号塔的全国性大网。虽然我相信政府的本意也是希望这三家能形成良性竞争,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Big 3发现显然不如勾兑在一起挣得多,于是用户会发现一个无奈的现象:这三家移动套餐的档次和费用是完全一样的,我是肯定不相信他们没有商量过。 这一个层次的套餐几乎都是60加币每月起,提供无限的全国通话和短信,加上10G左右的LTE数据,签约手机的话一般是一次签两年,每个月再交一点相当于分期付款的费用。比如最新上市的iPhone 12,如果找他们签约大概每个月120加币左右,提供3-5G左右的数据。可以看出来,还是相当贵的。 其下各自有一些二线品牌,就如同中国移动下面有神州行和动感地带品牌一样,他们直接用母公司的网络,但是会提供相对低价的套餐。Rogers有Fido,Bell有Virgin,Telus有Koodo。 https://moving2canada.com/wp-content/uploads/2019/07/Canadas-Major-Phone-Providers-1.jpg 这一个层次的套餐大多是45加币每月起,包含无限通话和短信,以及2G的LTE数据,也有只包含基本通话和短信功能的35加币起的套餐,数据流量如果用超了或者单独买,大多是15加币每GB。毕竟还是独立的子品牌,所有他们大多有自己的一点特色,可以视为独立品牌最后的一点自由度和尊严。比如Fido比较有特色的是对老客户长期提供每月10加币4GB的平板计划,有些华为、中兴和三星的平板签约两年是免费送的;Virgin的网络质量相对好一点,并且提供免费的国际长途电话;Koodo的特色是不查征信,对信用不好或者没有信用记录的人来说相对友好。整体来讲,这一个级别的费用依然不低。 再下面就是Big3的三线品牌,以及本地品牌。比如Rog

关于汽车,对新移民的一点个人建议

图片
记得去年我们准备过来加拿大之前,就提前在网上预订了一周的Airbnb,位置在市区——因为刚到一个地方一定有很多事情要办,比如各种文件、健康卡等,住在市区里面虽然成本相对高点,但是如果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更方便、更高效地办更多的事情,这个投入当然是划算的。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除了把必要的文件办完,首要的任务就是找一处长期住宿,而如果要到处看房子就最好是自己买汽车了。 很多人应该知道在北美——我习惯说北美,因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加拿大和美国实在是太像了——汽车有长租新车和购买二手车两种,前者要求的个人信用记录对于我们刚落地的新移民来说显然无法满足,所以只有考虑买二手车了。当然,直接付全款购买新车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肯定不会选择性价比这么低的方式。二手车的交易在北美太成熟了,不但车源多、交易方便,而且信息透明、管理规范。 由于当时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找寻和比较,所以直接根据网上的广告找了一个华人车商。他店里当然没有太多现车,只有一台Subaru Impreza的hatchback(掀背车或两厢车)我觉得还能凑合,就立刻掏钱买了下来。虽然后来发现买贵了不少,但他能当天把所有手续办完并让我们开走,为我们后面办很多事情开了个好头。 至于为啥要买这台Subaru,因为之前看过一些建议是四驱在加拿大的冬天冰天雪地里开会相对更安全点,而事实证明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有几次在公路上拐弯时由于时速过大在冰雪路面上发生少许侧滑的情况,最后能都化险为夷,这套四驱系统应该是发挥了它的作用。另一个原因就是hatchback的车身结构会带来更大的空间,乘客可能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遇到拉货的时候这个好处就体现得相当明显了。比如,在找到房子之后我们去宜家买了床垫,如果自己拉不了,我们需要再拿半个床垫的钱出来请人帮我们拉。另外,选择日系品牌的一个原因就是其质量相对更稳定,虽然在北美汽车的售后同样发达,但是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花时间花钱就闹心了。 不足之处也有,主要就是车型的问题和空间问题。首先,hatchback是基于轿车设计的,这就决定了它的底盘就不会太高,常规路面上舒适性虽好,但是冬天如果走到没有除过冰雪的路上,就会发生托底的情况。其次,虽然前面说hatchback空间会相对更大一点,包括后排如果完全放倒能获得更大的空间,但对新移民来说还是不太够,比如我们当时从Airbnb搬到租的房子里的这段,我一个人开这辆车要搬两

拿到加拿大驾照了

今天第二次参加驾照路试,满分通过了。几个星期前通过了驾照的笔试之后,上个月又参加了一次路试的考试,由于东西方观念不一致没有过,很可惜但也意识到每一位驾驶者都关系到公共安全,所以驾驶者需要和当地人一样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才能参与公共交通。 笔试 笔试相对比较简单点,因为省公共保险机构(以下称机构)提供了免费的驾驶员完全手册,任何人可以在图书馆或者网上找到,考试的题目都是出自这本手册,只要够认真地学习一次,都不大有问题。试题还可选中英文,这对英语不够利索的考生也是个便利。我直接对着网上的试题复习了几遍,又粗略地翻了下书,最后顺利通过笔试。 考试的时候提前到达指定的机构并在前台报到,接下来就是等叫名字,排到之后会被请入一个透明的小房间,里面有三台电脑,我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印度小哥在考了,好像很难,他们一直在皱眉头。打开电脑输入自己的预约信息就可以开始答题了。完成后会页面会出来结果,并且把前面做错的题目都列出来,并给出正确解答,留心的话可以看看前面错哪了。 答完题出来会被叫到一个简易的机器前面,通过透镜看里面的颜色的数字,这是为了检测考生是否有颜色识别困难,顺便也测了眼睛的视力。到了这里笔试就算基本上结束了。 驾照 通过笔试之后不用着急领取初学者驾照。因为所有人都有权在入境后的90天内使用原驾照(部分国家地区的驾照可能需要翻译,翻译件只能由本地指定机构提供),而不用换取本地驾照。初学者驾驶时身边必须有一个三年以上驾龄的人作为监督者。所以如果一旦选择更换交领取本地驾照,机构就会回收原驾照,我要是找不到天天陪我的监督者也就不能再单独开车了,所以我暂时继续用原驾照,直到考路试前再换成本地驾照,用于参加考试。 这样也有一个风险,如果通过考试就没有任何问题,机构会现场提供一张临时的全驾照,以后就可以正常开车了,正式的驾照是一张卡片,会在接下来的两到四周寄到家庭地址。但万一没有通过考试,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既没有全驾照,换到手的初学者驾照也不能再让我再单独驾驶,除非十五天后再次报考并通过考试。我现在面临的就是第二种情况。 路试 这一部分曾经让很多人紧张,因为上路之后要考察的细节非常多,还要同时处理复杂的路况。这部分容许考生犯10个以下的小错,且不能有大错,否则就算挂了。小错通常是走错车道或者灯光使用或者观察不够等,大错包含严重的小错,或者超速、闯红灯等严重的行为。 路试大概的流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