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加拿大SUV移民项目的流程和花费

如果对SUV项目不了解,可以先参考这篇文章: 加拿大联邦创业移民项目 Start-up Visa Program 。 首先要申明的是,我不是律师或中介,不能回答所有问题,但SUV项目中我经历过的东西可以交流。既然最多人关注的问题就是SUV项目的流程,也就是申请周期的问题,以及花费,我就详细再解释一下吧。请注意,这只是我两三年前的经历,对现在可能并不一定适用,并且这是我和我的律师的经历,也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律师,仅供参考。 移民前我断断续续关注和研究过移民有五年了,对美加澳新欧等主流的项目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最后发现只有加拿大是目前最可行的国家。然后我就发现加拿大主流的移民项目都需要雅思成绩,于是我先去考了雅思,不高只有6分,不过已经足够申请大部分移民项目。当然,在迈出移民这一步之前,我和家里人讨论过很多次这件事,最后在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由我主导开始行动。 在众多移民项目中,我发现SUV是关注的人比较少,但可能是对我最合适的项目。于是我专门在网上去找加拿大境内持牌顾问,特别针对性地去找专门做SUV项目的、合法的持牌顾问,而不是移民中介。 找到律师之后就和他专门约时间聊了一下,通过沟通我能感受到他诚恳的为人,以及谨慎的行事风格。他有自己的资源网络,团队中还有前移民官,所以当时很容易判断我适合SUV项目。因为和律师有时差,前后花了几天时间就把这事定下来了。 我已经有了雅思成绩,所以直接进入了下一步,就是选项目。由于律师有孵化器资源,他们能很快完成沟通并同意接收我的项目。然后就是与孵化器签了合同,表示他们同意提供支持信。基本条件具备之后就是准备材料和提交申请了。这里有一些特殊情况花了一个多月。 当时我只想尽快出国,所以律师帮我准备了资料申请了工作签证。准备材料加提交申请一共是一个月左右。我个人判断截止目前应该大概率不会有什么意外情况,于是着手把国内的房子和车都卖了,两个多月后工签顺利地下来了。 在临走的一个月前我辞职了,在家处理房产交割的手续,打包行李,行程规划,资金处理,告别亲友等等,时间还是挺紧的。 登陆之后的一个星期基本上处于生活的调整阶段,包括倒时差,熟悉环境,办各种证件,银行卡、买车租房等事情。顺便还抽空见了孵化器一面,由于刚好疫情开始在加拿大爆发,从此之后我就一直在家办公(创业)了。 后面就是一直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开发中,也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学习了解加拿大的营商环境,

新冠闹剧该休矣

前段时间和国内的几个朋友联系了一下,他们都比较关心国外的疫情到底是什么状态,有没有像国内新闻报道的那样。我想结合本地情况简单汇报一下,以正视听。简短不看版是:已经正常很久了,要不是街上偶尔几个人还戴着口罩,大部分人应该已经都忘记了疫情存在过。  疫情早期,因为所有国家对病毒来不及了解,所以造成过短暂的恐慌。以及早期貌似症状更明显,加上PPE短缺问题,全国一度出现很严重的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那段时间应该是全球都最难过的时候。后来逐渐稳定下来之后,特别是一轮又一轮弱化的变异出来之后,情况才趋于缓和。和国内的强力管控不同的是,世界各地都没有类似的强制居家令,而通常会限制公共场合的人数,比如商店内平均面积限几个人,所以疫情期间大家都戴着口罩在超市外排起长队, 里面出来一个,外面就进去一个。门口都会备有口罩和消毒液,进门的时候会被要求戴好口罩以及双手消毒,但不会检测体温(因为体温是非常私人的数据,所有场合非医疗人员在检测体温前都会先告知你并征求同意之后再测,我们在疫情这几年一次都没有被测过)。如果出现症状,可以拨打政府电话,他们会安排到快速检测中心去做测试,然后会有一些缓解症状的指南,并建议居家隔离(实际上没有人会检查,全靠自觉)。据说有些地方会有志愿者会为居家隔离的人送食物,我不太清楚,总之即便不幸感染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没有症状,但是只要你怀疑自己是否感染,都可以在指定的地方去领取免费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大部分甚至都不用预约,只要过去就能领到两盒。总体上讲,目前疫情已经算是熬过去了。 病毒本身的传染性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最新的奥米克戎,但症状并不十分严重。我不记得具体数字,安省和魁省这两个重灾区好像已经低于平均十个人会有一个感染过,从身边的例子看,好像都感染过,但死亡案例都是在新闻上听说的,基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身边倒是一个都没有。感染的人和感冒差不多,在家休息两天基本就恢复了,然后需要在家隔离一段时间。我目前主要是远程工作,所以偶尔会看到同事因为这个请假的,但都是两三天之后就又恢复工作了。从七月份加拿大取消航空疫苗政策之后,各省陆续都放松了公共场合聚集的限制,到八月基本上全国就完全放开了,甚至连强制口罩令都取消了。趁着夏天还没结束,只要天气好,就会有非常多人出去露营、沙滩等户外活动,和往年已无二致。 当疫情“结束”,人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就不免开始思考几个问题:病毒到底是

再说点加拿大 Start-up Visa SUV 项目

将近一年之前我分享过自己通过SUV项目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身份的文章,请参见 这里 。这一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移民政策当然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上我依然还是认为这个项目对适合的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从我开始办理SUV项目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结果发现网上的资料特别少,更没有成功案例的分享,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在 知乎 , 电报 和 小红书 等渠道陆续分享过一些SUV项目的一些经历,我相信我分享的内容可能是全网唯一来自SUV项目申请人的,所以希望对想申请的人有一些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交流一些创业心得。我相信两年前的情况和现在可能会有差别,比如我了解到现在对启动资金的要求和以前相比有不小的差别,但都不是很大的问题。 前段时间听有的群友说,国内有些中介告诉他现在SUV的通过率已经从原来号称的99%降到15%左右,还鼓励他去做雇主担保移民,我对此比较生气但一点也不意外。我一直认为移民对申请人来说是一生最大的一次转折点,但凡有点良心的中介都不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去消费申请人的信任,更不应该欺骗他们。这也是我在当时申请移民的两条原则之一:不找国内的中介,不做雇主担保和留学移民。我找过国内的不少中介咨询过(但没打算和他们签约),但说实话没有很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告诉我的和我自己在网上收集的基本没有差别。至于雇主担保和留学移民,对移民行业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好项目,而且有极高的违法风险,只是利润比较高的项目罢了。 后来我在这边找了本地的律师咨询了一下,了解了SUV目前最真实的通过率数据,不妨在这里分享一下。这个数据是之前我所在的孵化器统计出来的。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只有50%的通过率,11个通过,11个拒签。2021年好很多,达到了90%。2022年至今有18个通过,4个拒签,通过率大概82%。不得不说,加拿大虽然对人口极度渴望,但远没有到放松原则和降低标准开闸放人的地步。对于想通过这个项目移民的人来说,重心必须还是要放在真实创业和经营上面。虽然这个项目每年的配额近几年都没有达到,对未来的申请来说还是有不少机会的。 再借这个机会重复一下我在很多场合说过很多次的话。对于移民小白来说,自己一定要多作功课,移民不是买东西,交钱取货走人,而是不论你做什么项目,都需要自己深度参与和决策,当甩手掌柜只有被坑和被拒的份。在决定要移民加拿大的时候,务必先去准备英语,有

我们搬家了,去伦敦

图片
从去年拿到永居身份之后,我们就一直在考虑在哪里定居的问题。我们在Manitoba(曼省)已经生活了两年多,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生活便利、物价低廉,但是考虑到其他问题,最后不得不作出搬家的决定。 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的问题,另一个是发展潜力的问题。如果我没记错,Ontario(安省)是加拿大唯一一个小孩4岁可以进幼儿园的省份,其他省的要求都是5岁。一、我们当然希望小孩可以早一点融入这个社会,对小孩来说,4岁已经懂事了,可以开始适当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成长。二、同时也早点减轻一些经济负担。如果没入学就需要送去daycare,每个月就会有一千多固定支出,入学(公校)之后就不用花这么多钱了。三、教育资源的问题,曼省的教育水平在全国基本是垫底的,安省相对会好非常多。我们虽然对这方面比较佛系,但也很难接受差到垫底的水平。至于发展潜力的问题自然不用多说,安省的资源显然比曼省多太多了。单就房价来说,安省平均年增长6-7%,曼省只有5-6%。另外,安省的人口是曼省的十倍以上,而且未来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至于其他原因,比如曼省的冬天冷倒不是问题,问题是时间太长了,积雪覆盖能从十月持续到第二年的五月,这对平日出行还是有些影响的。 在决定了要搬家之后,就会有很多事情需要提前准备。首先是要考察搬去安省的哪个城市。网上有不少人分享在各个城市的生活,看着好像都不错。最后基本上圈在首都渥太华、滑铁卢和伦敦这三个城市。中间纠结了挺久就不细说了,反正最后选择了伦敦。然后就是规划行程。加拿大境内的机票不贵,提前买的话基本上几十块钱就能搞定,平均下来加税一个人也不过一百多点。我没有订机票而是决定自驾是因为当时乘机需要疫苗证明,这个我没有。虽然后来出发前政府取消了这个规定,但我已经不想再改变计划了。另外自驾的好处是车上可以带不少家当,免去了邮寄的成本。接下来就要考虑租房。伦敦的房租是温尼伯的两倍,这让我们花了不少精力去找。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带不走的物品要处理掉、提前去修改个人账单地址、Mail Forwarding、和房东沟通等等。好在最后都搞定了,只等出发。 第一天到Thunder Bay附近,第二天赶到Sault Ste. Marie,第三天下午就到新家了。一个人整天开车是会比较无聊的,也容易犯困,不知道那些一天能开一千多公里的长途卡车司机们是怎么克服这个问题的。一路上风景都非

怎样移民以及找靠谱的移民律师

最近找我聊移民话题的人有点多,可能和国内的局势有点关系,但不敢妄加揣测,这里仅从个人层面向24k纯新人简单介绍一下怎样移民以及怎样找到一个靠谱的移民律师。 首先,很多人不懂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移民。移民指的是你拿到一个可以合法在另一个国家生活、工作的身份(签证),有可能是短期的工作签证,也可能是永久的居留签证,这都不会影响你原有的国籍。很多中国人拿美国的绿卡、加拿大的枫叶卡之后,依然是中国公民,持有中国护照,不过比其他中国人多了可以合法在美国、加拿大生活和工作的权利。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合法的身份,你可能无法在另一个国家生活和工作。比如早年世界各地很多人偷渡到北美之后就留了下来,但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也就无法获得驾照以及合法工作和报税,几乎寸步难行。在西方发达国家法治是基石,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是任何人都绝对不能碰的,否则后果可能非常严重,所以如果你“黑”在另一个国家将很难有机会洗白。 几乎所有国家都会为其长期居留的居民提供一个入籍的通道,一般是三到五年,或者十年。入籍之后就是另一个国家的公民、拿新的护照了。日本是个特例,合法住够五年可以申请国籍,或者住够八年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身份同时保留原国籍。这里要再澄清一个事实,几乎所有国家在接受新入籍时都不会要求放弃原国籍,因为放不放弃原国籍是申请人自己的事,或者申请人所在国家的法规,和另一个国家的入籍申请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当你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时候,你会宣誓向美国宪法效忠,但和你同时还是哪国国民没有冲突。中国法律声明不承认双重国籍,很多华人获得另一个国家的国籍的时候按法律要求会自动丧失中国国籍,但就算你获得一个新的国籍,这个国家也不会向中国发出通知,所以理论上中国也并不知道你在海外已经有了新的国籍,直到你拿着他国的护照通过中国海关的时候。顺便说句,中国对国籍的说明相当模糊,虽然声称不接受双重国籍,实际操作中往往表现为:当你出现在中国境内时,中国将不承认你拥有的其他国籍,仅按中国公民对待,除非你已经提交申请并获准注销中国国籍。如果仅是外国居民但不是外国公民,进出中国依然按中国人对待,因为还拿中国护照,但如果仅有外国护照,就按外国人处理,去中国要申请相应的签证。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移民。对一个国家来说,人才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如果不是人才就不一样了。所有国家正在接受的移民都是有一定资源或者才能的,要么有钱,要么有才,要

国外发达国家码农是真混得好么?

回答了这个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码农是真混得好么? 我是加拿大新移民,已经上班一个多月了。公司在多伦多,是做净水设备的,也是美国的上市公司,我负责Linux嵌入式设备的软件开发。团队目前有七八个人,其中一个来自俄罗斯,其他都是本地人。 签offer之后,HR就联系我开始寄东西了,先是搞了一整套swag(新人礼包),还有寄必须的办公设备包括电脑,都是最新款,必要的软件都装好了。此外领导还说,除了电脑之外的其他配件,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提,顺便帮我订了DELL最新款的曲屏显示器,说你这是个远程岗位,以后会一直在家工作就给你整个好一点的。正式开工之后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全是公司文化的培训,整天和不同的人开不同的会议,那两周感觉自己英语突然提高了很多。 我们团队目前采用敏捷管理,每两周把需求池里面的东西拉取一些出来做一个sprint,再分拆成一些小的任务。每天早上视频聊15分钟短会,然后就各干各的,需要沟通的时候随时发Teams消息或者直接开视频聊。每天早上9点上班,但通常能赶上9点半的站会就行了,晚上5点下班,4点半就有人离开,周末和节假日是肯定见不到人的。就算工作日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因为公司要求每周工作达到40个小时,所以如果有事可以去办,群里和大家打个招呼就好了,自己再找时间把小时数补上。疫情期间几乎所有人都是远程工作,所以偶尔也见过有同事这周在这个城市,下周又去了另一个城市。每周的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面有半天是没有工作安排的,叫做个人发展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情,看书,看视频,睡懒觉,或者干工作的事都可以。定期还有一些知识分享的机会,每次分享会里会有一个人讲解一些可能对别人有帮助的知识,有的分享硬件,C语言,还有看过的书,有意思的开源项目或者生产力工具等等,总之可以相互帮助也能促进交流和了解。 工作本身非常轻松,这段时间主要做一些技术的预研,比如一些新的语言和框架能否用到公司新的项目中,还有对新设备的调试,然后把过程和进展详细记录下来,暂时基本上没有做过需要大量的编码的事。以中国人的效率,一周的工作可能我们一两天就干完了,花时间的部分主要在沟通协调以及写文档上。网上说的比如一件小事拖很久这么夸张的事几乎不存在,需要找人协调一些资源的时候基本上当天就有响应,不用太多工作量的话当天也都能解决。那种很夸张的事可能只存在于政府部门,那是真的慢。关于职业发展,公司有不同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试着聊点政治

自从出国之后跟国内亲人们的交流就少得多了,以前会经常和我爸讨论一些社会经验和时局的话题,现在他们更多的是关心我的新生活是否顺利。说实话,在加拿大的生活比在中国要简单很多,像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几百年了,方方面面都已经相当成熟,也有清晰的界限和规则,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享受明确的、不受限的自由。 首先我想重申自己的一个观点就是任何人都应该关心政治,此前我提过很多次了。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一定有东西能影响甚至决定经济,那就是政治。大部分情况下,经济规律只能在一个平稳的政治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政治环境稍有动荡,反映到经济上就是翻天覆地。这次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在美国的很多中概股跌得很严重,然后就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在讨论要不要抄底——如果了解了这场战争背后的故事,就不会盲目至此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能看得到的经济现象只是一个“表盘”,背后众多错综复杂的逻辑才是真正决定性的因素。 紧接着,全世界都开始谴责和从经济上制裁俄罗斯,这也导致了卢布瀑布式的下跌,如果美国取消了卢布的SDR之后,相信卢布在国际市场上会彻底归零。这两天看到不少新闻报道有人因为相信俄罗斯是“正义”之举就投资了不少卢布结果血亏。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话题——谁才是被洗脑的那一个?不止是这一件事,国际上发生的很多事情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总是有不同的报道角度。有没有发现比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病毒问题,芬太尼问题,人权问题等等,凡是和中国/中共有密切关系的事情,中国始终和国际社会站在对立面,并且中国永远都是伟大、光明和正确的那一方,不管你认可哪一方,至少应该都认可这些分歧的存在。在我爸的观点里,中国当然是仁至义尽的一方,美国是因为嫉妒中国的崛起才步步紧逼的,我相信这不但是宣传机构的说辞,也是很多国人的“观点”。其实要弄清楚谁对谁错很简单:信息、逻辑和法律。 都知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中国基本没有“兼听”的机会,人们平时能接触到的不论正规媒体还是小道消息都是宣传部门安排好的内容,去年好像又规定擅自解读经济数据也违规了。如果有人转发外面的消息,在国内不是寻衅滋事就是煽动颠覆,就连美国大使馆在自己微信公众号里发布的消息也时常被删除或禁止分享。正因为如此,尽管我不同意我爸的观点也不愿意看到他被中国政府欺骗,但我也无法责